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辫状河储层内部建筑结构分析

张昌民 尹太举 赵 磊 尹艳树 叶继根 杜庆龙

张昌民, 尹太举, 赵 磊, 尹艳树, 叶继根, 杜庆龙. 辫状河储层内部建筑结构分析[J]. 地质科技通报, 2013, 31(4): 7.
引用本文: 张昌民, 尹太举, 赵 磊, 尹艳树, 叶继根, 杜庆龙. 辫状河储层内部建筑结构分析[J]. 地质科技通报, 2013, 31(4): 7.
Reservoir Architectural Analysis of Braided Channel[J]. Bulletin of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31(4): 7.
Citation: Reservoir Architectural Analysis of Braided Channel[J]. Bulletin of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31(4): 7.

辫状河储层内部建筑结构分析

Reservoir Architectural Analysis of Braided Channel

  • 摘要: 为适应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析的需要,对辫状河储层内部结构进行了复合河道、单一河道、结构要素及结构要素内部结
    构4个层次的结构格架表征。复合河道和单一河道的识别及边界确定主要依据洪泛沉积的测井响应及地层对比。而河道内部结
    构解剖基于沉积体的内部特征和地貌特点。据此识别出高地貌的坝核、坝侧缘及低地貌的河床、废弃河道和深潭5种基本结构要
    素,通过对地貌分析和要素识别查明了基本结构要素的分布及演化。而结构要素内部结构主要是由于非渗透性的沉积单元造成
    的渗流缓冲带和夹层形成的结构内部的次级分割,在坝体系内主要是前种泥岩,而在河床中则是停滞期的细粒沉积,基于坝边界,
    可对这些细粒沉积进行较准确的预测。通过研究建立了储层内部结构格架,为开发动态分析奠定了基础。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72
  • PDF下载量:  186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3-07-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