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致密页岩油气赋存运移机理及应用模型

孙亮 邱振 朱如凯 郭秋麟

孙亮, 邱振, 朱如凯, 郭秋麟. 致密页岩油气赋存运移机理及应用模型[J]. 地质科技通报, 2015, 34(2): 115.
引用本文: 孙亮, 邱振, 朱如凯, 郭秋麟. 致密页岩油气赋存运移机理及应用模型[J]. 地质科技通报, 2015, 34(2): 115.
Sun Liang, Qiu Zhen, Zhu Rukai, Guo Qiulin. Occurrence and Migration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Models of Tight and Shale Hydrocarbon[J]. Bulletin of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34(2): 115.
Citation: Sun Liang, Qiu Zhen, Zhu Rukai, Guo Qiulin. Occurrence and Migration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Models of Tight and Shale Hydrocarbon[J]. Bulletin of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34(2): 115.

致密页岩油气赋存运移机理及应用模型

Occurrence and Migration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Models of Tight and Shale Hydrocarbon

  • 摘要: 致密页岩油气已经成为当前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核心领域,致密页岩油气的赋存运移机理研究对于这项资源的勘探、资源评估、开发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随着北美页岩气革命的兴起,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的研究进展包括: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观察与描述,表明致密储层中的微纳米孔隙大量发育,对油气的赋存与运移有重要影响;页岩气在低渗储层中的流动运移机理,其中以渗流-扩散-解吸附为框架的模型已经被广泛接受和应用;单井产量与可采资源量预测,以L型衰减曲线为代表的单井产量模型和EUR预测模型在生产中已经大量采用。然而当前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尽完善之处,例如:微观孔隙结构的表征尚未能为宏观分析提供很好的量化参数;现有的页岩气流动运移理论不适用于页岩油;非常规资源评估方法经验性太强等。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62
  • PDF下载量:  86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5-03-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