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页岩孔隙系统研究实验方法

张天付 鲍征宇 李东 唐俊红 周闻达

张天付, 鲍征宇, 李东, 唐俊红, 周闻达. 页岩孔隙系统研究实验方法[J]. 地质科技通报, 2016, 35(4): 192.
引用本文: 张天付, 鲍征宇, 李东, 唐俊红, 周闻达. 页岩孔隙系统研究实验方法[J]. 地质科技通报, 2016, 35(4): 192.
Zhang Tianfu, Bao Zhengyu, Li Dong, Tang Junhong, Zhou Wenda. Experimental Methods for Shale Pore System[J]. Bulletin of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35(4): 192.
Citation: Zhang Tianfu, Bao Zhengyu, Li Dong, Tang Junhong, Zhou Wenda. Experimental Methods for Shale Pore System[J]. Bulletin of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35(4): 192.

页岩孔隙系统研究实验方法

Experimental Methods for Shale Pore System

  • 摘要: 基于页岩孔隙系统的特殊性,讨论了FESEMQEMSCAN 、FIBFESEM、NANOCT、氮气吸附法、小角中子散射等几种页岩孔隙系统研究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指出场发射扫描电镜以及与之结合的能谱和矿物定量评价系统(FESEMQEMSCAN)是研究页岩纳米级孔隙类型、大小、形态以及矿物分布的基础手段;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微纳米CT可刻画页岩孔隙系统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特征,利用获得的三维数据体进行数值模拟,可进一步计算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氮气吸附法可对小于100 nm的极微孔隙的孔径、形态进行求算;小角中子散射则可利用孔隙中存在的气体分子,获得孔隙系统连通性等重要参数。最后从页岩岩石组构的角度,探讨了页岩孔隙控制因素,指出有机质含量与成熟度,黏土矿物类型、含量,碎屑颗粒的含量以及成岩强度是影响页岩孔隙系统的主要因素。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13
  • PDF下载量:  221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6-07-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