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地区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折期黑色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Geochemistry of Black Shales During the Precambrian-Cambrian Transition in Yangtze Gorges Are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Paleoenvironment
-
摘要: 通过对三峡地区秭归滚石坳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PC-C)剖面黑色页岩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组合特征的分析,对这一特殊转换时期的古海洋演化特征展开了研究,并就岩家河组硅质岩成因做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岩家河组Ⅰ、Ⅱ、Ⅲ层样品具不同程度的LREE亏损,Ce负异常和Eu正异常;水井沱组样品呈轻微LREE亏损,Ce未见明显异常,Eu具轻微正异常。整个剖面样品稀土元素总量∑REE明显低于PAAS中的含量,其中硅质岩样品的∑REE含量更低,表明硅质对稀土元素含量有稀释作用。样品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富集系数及V/(V+Ni)、U/Th比值演化趋势显示岩家河组沉积早期(埃迪卡拉纪晚期),海水呈现强烈分层的还原硫化环境,随后到早寒武世NemakitDaldynian期水体的还原程度及分层状态有逐渐减弱的趋势;水井沱组沉积早期(早寒武世Tommotian早期),广泛的海侵使得水体环境又恢复到分层不强的缺氧甚至硫化环境,到早寒武世Tommotian晚期至Atdabanian期,水体含氧量又逐渐上升,过渡到弱还原-弱氧化或贫氧状态,暗示了这一特殊时期古海水物理化学特征的不稳定性。岩家河组全岩样品Ce负异常可能与海水分层和氧化还原界面波动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影响有关,而水井沱组全岩样品由前者的Ce负异常迅速上升变为Ce异常不明显,则可能与这一时期陆源碎屑物质对该地区水井沱组细粒沉积物Ce异常起正反馈作用有关。三峡地区PC-C界线附近岩家河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本期硅质岩具明显热液成因特征。
期刊类型引用(11)
1. 汪宗欣 ,曾雄伟 ,苗凤彬 ,陈荣 ,刘浩 . 湖北宜昌早寒武世岩家河组-水井沱组界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华南地质. 2023(02): 320-332 . 百度学术
2. 白洋,谢宏,王孟斋,卢正浩. 贵州铜仁坝黄牛蹄塘组黑色岩系有机质富集机理. 地质科技通报. 2023(05): 115-127 . 本站查看
3. 郑锋利,平瑞,宋慧波,胡斌,刘顺喜. 华北西部地区太原组不同古氧相遗迹化石组合特征.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5): 58-67 . 百度学术
4. 饶耕玮,刘晓东,刘平辉,戴朝成,黄光辉. 二连盆地川井坳陷白垩系地层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08): 3023-3031 . 百度学术
5. 罗胜元,陈孝红,倪方杰.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在富有机质页岩评价和地质导向中的应用. 测井技术. 2021(03): 297-304 . 百度学术
6. 危凯,陈孝红,王传尚,刘安,曾雄伟,李志宏. 湘鄂西地区晚埃迪卡拉世-早寒武世硅质岩成因及其页岩气地质意义. 地质科技通报. 2020(02): 20-30 . 本站查看
7. 盛贤才,肖传桃,梁西文,刘漪,甘玉青. 鄂西地区寒武系底部层状硅质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1-8+121 . 百度学术
8. 刘国恒,翟刚毅,邹才能,黄志龙,夏响华,石砥石,周志,陈榕,张聪,于抒放.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泥页岩硅质来源与油气富集. 石油实验地质. 2019(01): 45-55+67 . 百度学术
9. 陈孝红,危凯,张保民,李培军,李海,刘安,罗胜元. 湖北宜昌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气藏主控地质因素和富集模式. 中国地质. 2018(02): 207-226 . 百度学术
10. 陈孝红,张保民,陈林,张国涛,李培军,张淼. 鄂西宜昌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页岩气藏的主控地质因素与富集模式. 地球学报. 2018(03): 257-268 . 百度学术
11. 郭俊锋,强亚琴,宋祖晨,郑亚娟,姚肖永,肖良,李相传. 寒武纪早期岩家河生物群:研究进展和展望. 古生物学报. 2017(04): 461-475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7)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98
- PDF下载量: 2040
- 被引次数: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