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小桩距下的抗滑桩后滑坡推力分布规律分析

陈 鑫 向先超 刘 凯 黄 晨

陈 鑫, 向先超, 刘 凯, 黄 晨. 小桩距下的抗滑桩后滑坡推力分布规律分析[J]. 地质科技通报, 2019, 38(6): 157.
引用本文: 陈 鑫, 向先超, 刘 凯, 黄 晨. 小桩距下的抗滑桩后滑坡推力分布规律分析[J]. 地质科技通报, 2019, 38(6): 157.
Xiang Xianchao, . Thrust Distribution Law of Anti-slide Pile under Small Pile Spacing[J]. Bulletin of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38(6): 157.
Citation: Xiang Xianchao, . Thrust Distribution Law of Anti-slide Pile under Small Pile Spacing[J]. Bulletin of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38(6): 157.

小桩距下的抗滑桩后滑坡推力分布规律分析

Thrust Distribution Law of Anti-slide Pile under Small Pile Spacing

  • 摘要: 从土拱效应出发来阐述抗滑桩桩距与桩土变形机制之间的联系,将桩后水平土拱效应分为4个阶段,根 据各阶段指出压力法中各方法的适用范Χ,楔体滑动法适用于土拱稳定阶段,塑性变形理论法适用于土拱塑性变 形阶段,绕流阻力法适用于土拱破坏阶段.基于小桩距下适用的滑动楔体法,提出考虑竖直方向上的土拱效应、 桩的λ移模式下的极限侧土压力计算的改进方法,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符合其大致变化规律,为桩的内 力验算提供参考.最后,提出“二段式”侧向力分布计算的方法:当滑动面倾角不可忽视,而滑坡体产生桩顶剪出 破坏时,此时滑动楔体法计算的土压力属于抗滑桩的上段,而下段为非极限平衡段,解释了滑坡推力呈“中间大、 两头小”抛物线分布规律的实质,为抗滑桩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期刊类型引用(9)

    1. 王振,张祥恒,苟家满,陈柏林. 大角度斜拉桩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 路基工程. 2023(05): 172-177 . 百度学术
    2. 刘剑光. 基于点安全系数的边坡加固优化设计研究. 高速铁路技术. 2023(05): 8-12 . 百度学术
    3. 何文刚,李华章,李生红. 地层倾角及脆韧性结构差异对滑坡变形演化的控制——来自物理模拟结果的启示. 人民长江. 2022(06): 126-133+140 . 百度学术
    4. 胡新丽,徐楚,张杰豪. 多层滑带滑坡抗滑桩桩后推力分布计算方法研究. 工程地质学报. 2022(06): 1867-1873 . 百度学术
    5. 邢康宇,陆洪智,陈耀春,王新国,张凯顺,吴文兵. 成层土中轴横受荷桩水平响应的非线性解. 地质科技通报. 2021(01): 166-174 . 本站查看
    6. 李浩,殷德胜,吴海林. 桩-土作用下桩间距及桩位对抗滑桩及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04): 1529-1535 . 百度学术
    7. 张杰豪,胡新丽,徐楚,牛李飞,杨登芳. 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多层滑带堆积层滑坡-抗滑桩受力特征. 地质科技通报. 2021(04): 171-178 . 本站查看
    8. 董龙龙,梅国雄,吴文兵,王立兴,阮恒丰. 热-力耦合作用下能源群桩工作特性的数值模拟. 地质科技通报. 2021(06): 326-334 . 本站查看
    9. 苏爱军,甘诏文,宋洪斌,鲁志春. 基于“三段法”的锚拉桩桩身内力计算方法与应用. 地质科技通报. 2020(05): 8-16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34
  • PDF下载量:  8416
  • 被引次数: 14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9-11-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