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上新世以来苏北盆地与长江三角洲构造沉降史分析

上新世以来苏北盆地与长江三角洲构造沉降史分析[J]. 地质科技通报, 2015, 34(1): 95.
引用本文: 上新世以来苏北盆地与长江三角洲构造沉降史分析[J]. 地质科技通报, 2015, 34(1): 95.
Tectonic Subsidence Analysis of Subei Basin and Yangtze Delta from the Pliocene[J]. Bulletin of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34(1): 95.
Citation: Tectonic Subsidence Analysis of Subei Basin and Yangtze Delta from the Pliocene[J]. Bulletin of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34(1): 95.

上新世以来苏北盆地与长江三角洲构造沉降史分析

Tectonic Subsidence Analysis of Subei Basin and Yangtze Delta from the Pliocene

  • 摘要: 利用回剥分析定量恢复了上新世以来苏北盆地与长江三角洲的构造沉降速率,并对比分析了两者的沉降特征,同时探讨了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关系。研究发现,上新世以来苏北盆地呈现缓慢沉降的特点,而长江三角洲则表现为“间歇式”沉降,出现了4次快速沉降阶段(Ⅰ-Ⅳ幕),且速率较苏北盆地高,表明沉降中心由北向南逐渐转移。长江三角洲的构造沉降过程与青藏高原隆升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这种“跷跷板”的构造营力,也引导了长江最终东流入海。两盆地差异沉降表明长江可能最早于苏北入海,三峡贯通的更早记录应该在苏北盆地,而长江三角洲则记录了贯通年龄的一个下限。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21
  • PDF下载量:  83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5-01-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