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34卷  第1期

目次
目次
2015, 34(1).
摘要:
基础地质
青海省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岩体的物质来源及成矿背景分析
栗亚芝, 孔会磊, 南卡俄吾, 李金超, 贾群子, 杜玉良, 陈向阳, 宋忠宝, 张雨莲, 全守村
2015, 34(1).
摘要:
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床是西南三江地区继玉龙特大型斑岩铜矿之后发现的又一大型矿床。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含矿斑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S、O、Pb、Sr同位素等特征的研究,并探讨了成矿意义。结果表明:纳日贡玛成矿斑岩体大部分为高钾钙碱性花岗岩,部分为钾玄岩系花岗岩,Ti、Ta、Yb、Ba等元素亏损,富集Zr,Hf、Rb和轻稀土元素,中低初始锶比值结合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加厚的下部地壳熔融,具有幔源成分的混染。
桂北罗城垒洞煌斑岩形成过程:地球化学、年代学和Sr-Nd-Pb同位素约束
王磊, 金鑫镖, 王新宇, 吴祥珂, 刘重芃, 段桂玲
2015, 34(1).
摘要:
对桂北罗城垒洞煌斑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的岩浆侵位年龄为约100 Ma。其高钾(K2O/Na2O=15.7~24.0),富碱\[w(K2O+Na2O)=6.18%~8.25%],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Sr及重稀土元素,高(87Sr /86Sr)i(0.718 832~0.719 730),低εNd(t)(-9.15~-8.97),富集放射性Pb的特征,显示源区可能为早期俯冲交代作用形成的EMⅡ型富集地幔,该富集地幔形成于新元古代扬子和华夏地块的俯冲作用。煌斑岩岩浆的形成与华南陆块在白垩纪(100 Ma)伸展拉张的背景下软流圈上涌促使这些富集地幔部分熔融有关。区域上NNE向的深大断裂为岩浆侵位提供了良好的通道。
苏里格气田东南部盒8段储层成岩作用研究及其孔隙演化模式定量分析
盛军, 孙卫, 解腾云 张瑞, 赵婷, 刘艳妮
2015, 34(1).
摘要: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X线衍射、粒度分析及物性等资料,分析了苏东南地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各类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的贡献率,结果发现胶结物晶间孔对该区储层孔隙贡献程度不可忽视,晶间孔对储集空间的贡献率平均为36.31%。随后对孔隙模式演化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对不分选状况下未固结砂实测的初始孔隙度关系式恢复砂岩原始孔隙度,通过压实后粒间剩余孔隙度的恢复、压实后损失孔隙度的恢复、胶结作用引起的砂岩孔隙度降低和溶蚀作用引起孔隙度的增加幅度计算公式,实现了各成岩阶段孔隙度的定量分析。定量计算结果与实验室室内物性测试分析结果基本吻合,误差为2.5%,检验了研究方法的合理性,表明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准噶尔西北缘四2区火山岩风化壳储层裂缝特征
周坤, 杨志冬, 范存辉, 袁云峰, 秦启荣, 龙伟
2015, 34(1).
摘要:
综合运用岩心、测井、生产等基础资料,对四2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裂缝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储层裂缝特征、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溶蚀缝和构造裂缝是储层裂缝主要的类型,裂缝的优势方位为NW、NE向;裂缝倾角大、切割中等、间距小、密度大、宽度变化大;NWW向和NE向垂直缝和斜交缝的有效性最好;纵向上,有效裂缝主要分布在距离石炭系风化壳顶部20~130 m的范围内,平面上,裂缝发育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Ke114、J354、J352、J353、J340、J395、J36、J336、J138、J324井一带;裂缝分布受岩性、构造和风化淋滤作用的控制,凝灰岩抗压强度较小,易产生裂缝;石炭系风化壳顶部的岩层经受风化淋滤作用强烈,裂缝分布广,深部裂缝发育差;深大断裂附近,断层的夹持交汇部位,断鼻、褶皱的轴部是裂缝发育的有利部位。
川中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白云岩储层成岩作用
杨雪飞, 王兴志, 杨跃明, 李兴彦, 姜楠, 谢继荣, 罗文军
2015, 34(1).
摘要:
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是四川盆地一个全新的含油气层,尤其是随着近期川中地区该层位取得重大突破,龙王庙组展现出了巨大的勘探潜力。通过岩心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及X衍射分析等研究手段结合常规储层物性分析方法等对川中龙王庙组储层成岩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发现龙王庙组储层发育良好,储集岩以砂屑白云岩及粉晶白云岩为主,粒间溶孔、晶间溶孔以及溶洞较为发育,孔隙度集中在2%~6%间,渗透率集中在0.001×10-3~0.1×10-3μm2间,结合孔渗相关关系分析认为龙王庙组储层包括中孔中渗的孔隙型储层及低孔高渗的裂缝-孔洞型储层两类。储层在成岩阶段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及多期溶蚀作用。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使得原生孔隙大幅度减少,对储层的形成具有破坏性作用;白云石化及重结晶作用造成孔隙结构发生改变,进而提高储层的有效孔隙度。研究表明龙王庙组白云岩成因主要与同生-准同生阶段局限高盐度海水有关;而多期溶蚀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次生孔洞成为现今主要的储集空间。
准噶尔玛东地区下乌尔禾组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邹妞妞, 张大权, 姜杨, 朱永才, 张顺存, 鲁新川, 史基安
2015, 34(1).
摘要:
通过岩心观察、岩石和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和物性分析及鉴定,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东地区二叠系下乌尔禾组(P2w)储层的成岩作用过程和成岩演化历史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研究区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模式。通过储集岩成岩特征和孔隙类型的研究可知玛东地区下乌尔禾组已达到中成岩阶段A期-中成岩阶段B期,储集岩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交代等多种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导致原生孔隙遭受破坏,储集性能变差,孔隙损失分别达23.24%和4.54%;火山岩岩屑、沸石、碳酸盐类胶结物的溶蚀,刚性颗粒的破裂及成岩收缩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因素,孔隙增生量达3.25%;黏土矿物和含铁方解石的后期充填是次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
南阳盆地更新世以来的孢粉分析及其古气候记录
李博, 文雪峰, 赵斌, 邱海涛, 王晓谦, 裴宗厂
2015, 34(1).
摘要:
通过对南阳盆地的2个控制性钻孔样品进行精确的光释光定年、ESR定年和孢粉分析,结合现代表土植被概貌,重建了该区更新世以来的植被和环境演化历史。结果表明,早更新世,该区以草原和森林植被的草本植物为主,略大于木本植物,后期随着森林植被的发育,沉积环境相对稳定;中更新世主要表现为木本植物快速减少,蕨类也减少,其次是水生和陆生草本植物的相应增加;晚更新世,主要表现为次生的松属植被明显增加,水生植物明显减少;全新世,钻孔最上部藻类植物的大量增加,反映了水体面积较大,表明该时期该区水量丰沛。区域对比显示,该区从更新世到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变化不大,未出现过冰期气候,各时段的气温差异不大,但干湿变化比较明显。气候环境演化特征与典型的东亚季风影响区有着明显差异,这与南阳盆地局部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乌干达Albert盆地北部上新统旋回地层学研究
徐伟, 杨小丽, 李雪, 房磊, 刘钧
2015, 34(1).
摘要:
乌干达Albert盆地是一个富含油气的中新生代地堑,然而目前研究程度较浅,整个盆地尚未建立统一的地层格架,盆地充填与沉积演化过程研究也不够深入。以该盆地北部上新统为研究对象,选择区内具有代表性的3口井进行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通过对GR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和连续小波变换发现,3口井中均保留了96 ka的短偏心率周期,说明该盆地北部上新统受到了短偏心率周期的控制。通过滤波分析提取出各井的短偏心率变化曲线,建立了该地区精确的天文年代标尺,在此基础上,对目的层段进行旋回划分,发现旋回个数与短偏心率周期个数基本一致。沉积速率的计算结果表明,目的层沉积速率相对稳定,主要集中于0.1~0.2 m/ka之间。本次研究对进一步深入认识Albert盆地的沉积演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黔南上二叠统大隆组海相地层中的植物化石研究
宋倩倩, 喻建新, 冯江鹏, 黄其胜
2015, 34(1).
摘要:
贵州安顺新民剖面大隆组海相地层产出一批丰富的植物化石,以裸子植物和带羊齿类为主要成分,另有石松纲、楔叶纲、真蕨纲和种子蕨纲,与国内外同期植物群对比发现,华南、华北和欧美地区植物群同反映出晚二叠世末松柏类进入繁盛期,属级成分的差异应为生态气候所致,新民植物群生活型可分为两个基本层次,局部的高地生长着松柏类等旱生群落,湿水沼泽旁乔木、小乔木、树蕨和灌木植物发育,对其反映的气候信息分析表明,华南晚二叠世已不及之前的湿热,为早三叠世干旱的气候类型埋下伏笔。
东北哈尼泥炭腐殖化度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
肖河, 黄庭, 程胜高, 胡忠霞, 刘晓彤, 周莹
2015, 34(1).
摘要:
泥炭作为一种环境信息载体,在全球变化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东北地区的哈尼泥炭地位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研究意义更加显著。运用碱提取溶液吸光度法对东北哈尼泥炭腐殖化度进行了测定,结合14C测年数据,与泥炭纤维素δ18O时间序列相比较,较好地恢复了全新世哈尼地区的古气候状况,指出了哈尼地区的全新世气候演变的5个阶段:①11.5~9.8 kaBP气候温暖阶段;②9.8~9.0 kaBP气候急剧降温寒冷阶段;③9.0~4.8 kaBP气候温暖阶段;④4.8~1.8 kaBP气候冷暖交替波动阶段;⑤1.8~0 kaBP气候寒冷阶段。
库赛湖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张成艳, 成小英, 董海良, 王建军
2015, 34(1).
摘要:
正构烷烃作为一种常见的生物标志物,其结构和组成的改变可记录气候环境的变化。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库赛湖是研究古气候、古环境的重要载体,为了探讨库赛湖地区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在库赛湖采集了一根长约4 m的沉积柱岩心。结果表明,库赛湖沉积柱中正构烷烃的碳数范围在C16-C33之间,奇碳优势明显,整体呈现以高碳数占优势的组成特征,揭示库赛湖沉积物中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库赛湖沉积柱中所有样品的主碳峰(Cmax)都是C31,进一步显示陆源输入中以草本植物输入为主。据正构烷烃参数,库赛湖地区过去2 500 cal a BP来的环境气候变化具3个阶段。阶段1(2 420~2 000 cal a BP),总正构烷烃(TNA)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碳优势指数(CPI)呈上升趋势,说明阶段1气候较冷,nC27/nC31和Paq呈先降低后回升的变化趋势,说明湿度先降低后略有回升;阶段2(2 000~850 cal a BP),有机物变化趋势不明显,CPI值呈下降趋势,说明气候较暖;阶段3(850 cal a BP至今),nC27/nC31值和Paq增加,CPI值降低,说明该阶段气候整体较暖湿。
地幔转换带520 km地震不连续面及其成因
冯华俊, 吴耀, 金振民
2015, 34(1).
摘要:
前人研究表明410 km和660 km地震不连续面分别由橄榄石向瓦兹利石相变和后尖晶石相变引起。但对520 km地震不连续面(简称D520)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其成因的解释还存在很大争议。橄榄石中瓦兹利石-林伍德石相变以及CaSiO3钙钛矿的出溶反应被广泛认为是D520的相变成因。辉石相变为尖晶石+斯石英组合也曾被认为是D520的可能成因。1 400 ℃条件下对MgSiO3辉石相变的实验研究,结合前人对橄榄石相变的研究成果,计算了方辉橄榄岩在1 400 ℃、18 GPa条件下因辉石-瓦兹利石+斯石英和瓦兹利石-林伍德石相变引起的密度增量和波速增量,发现俯冲方辉橄榄岩中辉石的相变对520 km深度的密度增量和波速增量有很大的贡献,有助于形成D520。此外,在探讨D520的成因时应综合考虑地幔转换带中温度,水以及矿物间Fe、Mg、Ca等主量元素分配等因素的影响。
主动大陆边缘增生楔构造发育及沉积特征分析:以缅甸增生楔为例
张舜尧, 马立祥, 杨志斌, 张富贵, 周亚龙, 唐瑞玲
2015, 34(1).
摘要:
增生楔是主动大陆边缘“沟-弧-盆”构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由于其处于板块俯冲前缘,增生楔地质背景复杂,构造改造强烈,同时大规模推覆构造导致地层多期重叠,沉积发育复杂,给增生楔地区的石油地质条件研究带来难度。以缅甸增生楔为例,通过选取代表性的区域地质剖面,结合相关地层资料,对增生楔地区构造变形、沉积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生楔形成初期,由于构造运动强烈,增生楔盆地处于发育初期,整体勘探潜力较小。到了中期,增生楔盆地由于地层沉积厚度较大,新地层受构造改造作用影响较小,为勘探有利区,而增生楔斜坡虽然沉积厚度较大,但由于其构造作用强烈,不利于大型油气田的形成。在增生楔发育后期,海沟盆地下部发育海相地层,而上部处于滨浅海环境,地层沉积厚度较大,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同样,在发育成熟的增生楔盆地,由于其沉积厚度及盆地面积较大,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上新世以来苏北盆地与长江三角洲构造沉降史分析
2015, 34(1).
摘要:
利用回剥分析定量恢复了上新世以来苏北盆地与长江三角洲的构造沉降速率,并对比分析了两者的沉降特征,同时探讨了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关系。研究发现,上新世以来苏北盆地呈现缓慢沉降的特点,而长江三角洲则表现为“间歇式”沉降,出现了4次快速沉降阶段(Ⅰ-Ⅳ幕),且速率较苏北盆地高,表明沉降中心由北向南逐渐转移。长江三角洲的构造沉降过程与青藏高原隆升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这种“跷跷板”的构造营力,也引导了长江最终东流入海。两盆地差异沉降表明长江可能最早于苏北入海,三峡贯通的更早记录应该在苏北盆地,而长江三角洲则记录了贯通年龄的一个下限。
矿产地质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新近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许新明, 刘丽华, 陈胜红, 姜建, 刘贤来, 胡坤, 王绪诚, 高中亮
2015, 34(1).
摘要:
通过分析恩平凹陷新近系油气成藏背景及已钻目标的油气展布特点,探讨了新近系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新近系油气主要来自文昌组烃源岩,且沿主力生烃洼陷展布,集中在EP17洼南部缓坡带;6套区域海泛泥岩盖层控制油气的纵向分布,下韩江组及珠江组是新近系主力含油层段。基底不整合面及文昌组整体南倾,决定了油气的优势运移方向;“接力式”运移模式通过不整合面、区域性砂体、多期“中转站”及次级断层的复合输导,成为新近系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式。二级构造带决定烃源岩排烃后油气运聚的有利区带,是油气主要的汇聚单元;断圈形成期与烃源岩大量排烃期耦合较好,且断层侧向封堵性较好的新近系圈闭油气富集规模大,控圈断裂制约油气的富集程度。
低渗透储集层应力敏感性评价方法
徐立坤, 窦宏恩, 宋志同
2015, 34(1).
摘要:
低渗透储集层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流体的采出而使地层有效应力升高,从而导致储集层岩石发生变形,渗透率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应力敏感的特征。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就低渗透储层是否存在强的应力敏感性这一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针对这一问题,对应力敏感性评价标准SY/T 5358-2002给出的实验流程和评价准则以及目前现有的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合实际油田开发的实验流程和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测定了安塞油田的应力敏感性,测定其应力敏感性为中等或中等偏强。
渤海海域QHD32-6亿吨级大油田的形成条件分析
吴小红, 韦阿娟, 王应斌, 加东辉
2015, 34(1).
摘要:
为丰富和深入理解渤海海域大油田的形成特征,以QHD32-6大油田为例,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分析了研究区生烃史、断裂活动史、馆陶组砂体特征,最后系统全面论述了“网毯式油气成藏”、“新构造运动”的最终决定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QHD32-6油田油气主要来源于渤中深洼沙三段烃源岩和沙三与沙一二段混源岩,西次洼的沙三和沙一二段烃源岩也有一定的贡献,但是渤中深洼和西次洼源岩的成藏过程不同。②馆陶组砂体不仅是油气的侧向运移通道,也是油气临时存储的场所。“网毯式油气成藏”加之“新构造运动”的最终决定作用,促使QHD32-6大油田的形成。③新近系优势运移路径控制了大油田形成的最终位置。QHD32-6构造是渤中深洼和西次洼生成油气的主要聚集方向。
断层输导下储集层排驱压力对油气成藏影响作用
刘刚, 张义杰, 姜林
2015, 34(1).
摘要:
利用油气成藏物理模拟方法,从排驱压力角度研究了断层输导下的油气藏形成过程。研究表明,储集层排驱压力控制与断层侧向配置不同储盖组合的成藏次序,即排驱压力小的储盖组合优先成藏,排驱压力较大的储盖组合次之,这种控制作用与储盖组合的空间相对位置无关;排驱压力影响不同储盖组合的含油或含气饱和度,排驱压力越小,含油或含气饱和度越高,这种影响作用会因储集层空间相对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断层与储集层的对接与否是储盖组合成藏的先决条件,与断层对接具备成藏的可能性,而未与断层对接则难以成藏。研究结论可用于勘探实践中对断层输导下多套储盖组合试油层位进行评价优选。
扶余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非均质性动态演化特征
刘之的, 康鹏兴 王军, 于红果, 徐静
2015, 34(1).
摘要:
研究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非均质性的动态演化特征,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规律意义重大。扶余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综合含水率已超过90%。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发该油藏,调动剩余油潜力,有必要针对储层的宏观和微观非均质性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选取不同含水期密闭取心井的物性、薄片、电镜、压汞及粒度等分析化验资料,通过详实对比分析储层不同含水期的物性和非均质性变化特征,得到了储层高含水期非均质性相关参数的动态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扶余油田储层非均质性随含水率上升而逐渐减弱,呈现出由低含水期的中孔、中渗储层向高含水期的中高孔、中高渗储层演化趋势;注水开发对孔隙半径影响较小;储层碎屑颗粒在低含水期以接触式为主,中高含水期转变为孔隙-接触式、接触-孔隙式接触,高含水期以孔隙式接触为主。
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研究综述
刘洪平, 赵彦超, 孟俊, 李永锋, 苏奥
2015, 34(1).
摘要:
水平井压裂技术已经在薄层、低渗透油气藏以及页岩气的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产能预测方法是进行油气层评价、合理高效开发的基础。在对产能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致密砂岩油气藏和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的产能评价方法;认为除了对储层基质以及裂缝内流动机理进行表征外,裂缝的分布规律以及储层应力敏感性对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同时应重视大量钻井资料与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的结合,以提高产能预测的精度。
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砂岩型铀矿控制因素与成矿模式
张成勇, 聂逢君, 侯树仁, 王俊林, 张良, 邓薇
2015, 34(1).
摘要:
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西北利亚、塔里木、中朝四大板块的拼合部位,砂岩型铀矿成矿构造背景、矿体形态和目的层岩石学特征独特。以野外岩心观察、钻孔对比分析、镜下微观研究和同位素分析测试等为手段,从构造、铀源、古气候、沉积砂体特征和氧化流体活动等方面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控制条件,认为丰富的铀源、含矿层形成后的构造反转、辫状三角洲前缘互连通砂体、古气候转变和层间氧化带的发育等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后期热液活动促使铀矿化的富集。根据矿体形态与空间分布、矿石组成成分等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成矿模式,认为塔木素地区铀成矿以层间氧化作用为主,后期热液改造叠加使矿化进一步富集;同时推断在南部层间氧化带尖灭的地方,应该存在富大矿体。
西藏班戈地区化探数据的多重分形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柯贤忠, 谢淑云, 高顺宝, 田立明
2015, 34(1).
摘要:
分形理论为精细研究地质体的复杂性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已有研究表明元素含量在地球化学场中的分布具有分形或多重分形特征。应用元素“含量-面积”分形模型定量描述了西藏班戈地区8种微量元素的分形特征,其中W表现为低富集连续多重分形模式,其他7种元素表现为高浓集连续多重分形模式;应用“含量-面积”双对数分维数D值并结合地质背景分析认为区内Au、Sn两元素有一定的成矿潜力;与矽卡岩有关的Cu、Mo、Pb、Zn、Ag等多金属均有较好的成矿潜力,其中Cu元素的成矿潜力最大、Mo、Pb、Ag等元素成矿潜力较好、Zn元素成矿潜力相对较差;区内W元素的成矿潜力不大。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1号矿体Pb-Zn元素三维空间变异函数模拟
蹇龙, 高建国, 亢亢, 贾福聚
2015, 34(1).
摘要:
会泽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域中部,由矿山厂和麒麟厂2个矿段组成,具有规模大(Pb+Zn金属量超过500万t)、品位高(Pb+Zn质量分数超过25%)等特征。矿山厂矿段主要由1号矿体构成,矿石类型以氧化矿为主,已探明的Pb+Zn金属量超过100万t。变异函数模拟是反映区域化变量空间变化规律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对矿山厂矿段1号矿体Pb、Zn元素的变异函数模拟,发现二者在走向、倾向和垂向上具有不同的基台值和变程,且数据规律显示矿体具有层控特征,这与地质特征相吻合;另外模拟还显示二者在倾向上具有较好的连续性。通过变程值的计算,当勘探网度设计为65 m×145 m时,即可达到较好的储量控制。
加拿大纽芬兰省铀矿化特征与找矿勘查新进展
梁帅, 刘敬党, 翟富荣, 张艳飞, 高飞, 仲米山
2015, 34(1).
摘要:
纽芬兰省是加拿大铀矿重要产区之一,铀矿化发育,拉布拉多铀矿化主要分布在Makkovik成矿区中心矿带(CMB)的古元古代变质火山岩和沉积岩内,矿化类型主要为强变形长英质变质火山岩型(Michelin 铀矿床)、强变形变质沉积岩型(Kitts铀矿床)、长英质火山岩型(同生)和岩浆热液型(后生);纽芬兰岛矿化主要分布于Deer Lake和Bay St.George盆地的石炭系与早古生代变沉积岩和Hermitage Flexure的变质火山岩之中,成矿潜力最重要的是赋存于砂岩和灰岩中的铀矿化,矿化类型主要有碎屑沉积岩型、火山沉积型和花岗岩型。2009年当地政府以最新的找矿技术为支撑的地质填图项目已经启动,掀起了铀矿勘查热潮,拉布拉多主要勘查方向为Madsen Lake、Sylvia Lake、Anna Lake和Dandy区域,纽芬兰岛主要勘查方向为Deer Lake、St.George Bay、Hermitage Flexure和Dome One区域。
加拿大纽芬兰省稀有稀土矿化特征与勘查进展
刘敬党, 梁帅, 张艳飞, 翟富荣
2015, 34(1).
摘要:
纽芬兰省稀有稀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化主要与侵入的过碱性长英质岩及其喷出岩有关,矿化围岩为中元古代火成岩系,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型和热液交代型,且以前者为主,典型矿床为世界级大型原生Strange Lake(Nd-Y-Zr-REE)矿床。目前,地球化学方法是区内寻找稀有稀土矿床最有效的勘探工具,拉布拉多主要勘查区为Letitia Lake 、Red Wine Mountains、Flowers River和Strange Lake,纽芬兰岛主要勘查区为Fortune Bay、Clode Sound、Trinity Bay和Lost Pond。
加拿大纽芬兰岛重要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张艳飞, 翟富荣, 梁帅, 王刚, 包德军, 孙荣厚, 谢园宏
2015, 34(1).
摘要:
纽芬兰岛铜、镍、铀和稀有稀土矿化发育,成矿潜力巨大。铜矿化类型有火山岩型和与长英质侵入岩有关类型两种,主要找矿方向为火山岩分布区,如BuchansRouberts Arm、Humber、Avalon、Grey River 区域。镍矿化类型有辉长岩型、镁铁质片麻岩型和火山热液型,主要找矿方向为古生代辉长-闪长质侵入岩和前寒武纪镁铁质片麻岩分布区,如Powderhorn Lake、Layden和岛中北部蚀变安山岩与滑石-碳酸盐岩接触带。铀矿化类型有火山岩型、变质沉积岩型和花岗岩型,主要找矿方向为过碱性火成岩分布区,如Rocky Brook 、North Brook、Wigwam Brook、Grand Codroy No.4和Bay du Nord群地层分布区。稀有稀土矿化与变质沉积岩在高级变质过程中部分熔融而成的过碱性花岗岩有关,而含绿柱石花岗伟晶岩则与过碱性岩浆岩系列关系密切,主要找矿方向为Fortune Bay 、Clode Sound、Trinity Bay和Lost Pond区域。
技术方法
海上拖缆随机采样抗混叠机理分析
李鹏, 顾汉明, 马圣敏, 董旭
2015, 34(1).
摘要:
目前海上拖缆地震采集只有道间距满足采样条件,而炮间距、炮线距和缆间距都不能满足采样条件,造成了地震数据的采样不足,导致频谱产生混叠效应。近年来发展了海上拖缆随机采集技术,为了分析该采集技术抗假频特性,以简谐信号和合成地震记录为研究对象,在空间规则采样的条件下,分别分析了充足采样和不充足采样情况下的频谱特征,分析了空间假频产生的原因。同时,在规则采样分析的基础上,对简谐信号和合成地震记录进行了随机抽样和频谱分析,研究了随机采样对空间假频的压制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海上拖缆地震随机采样可以降低频谱的混叠效应。
中心式喷发火山岩三维地震刻画方法
魏刚, 王昕, 柴永波
2015, 34(1).
摘要:
基于火山岩溢流相的高连续强振幅和火山通道相的低连续弱振幅2种截然相反的地震反射特征,提出了振幅-方差体地震属性分级-拾取-融合技术刻画火山岩时空展布的解释新方法。具体流程是通过振幅分级显示,拾取强振幅刻画溢流相的空间展布;通过方差体分级,拾取高值部分刻画火山通道相的空间展布;最后将二者融合显示。通过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垦利6A区块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直观、有效地刻画火山岩的三维时空展布特征。研究成果有助于火山岩的三维刻画,可以广泛运用于与火山岩相关的含油气盆地。
浸没评价中二元阶地水位雍高值的计算方法对比
胡广冲, 梁杏, 潘欢迎, 刘亚磊
2015, 34(1).
摘要:
在黏土层饱水带表达式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以长江中下游某研究区线性排列的5个钻孔数据为例,对湖区蓄水后剖面地下水位雍高值分别用卡明斯基法(KM)和结合水动力学法(BDM)进行了计算,结合毛细上升高度和基础埋深圈划出浸没影响范围,对比了2种方法在二元阶地浸没评价中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二元结构的细粒土层,且上下两岩层渗透系数相差达到104数量级时,二元结构的含水层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地下水流动由潜水二维流转变为承压一维流,此时二元结构的下层更接近承压含水层的性质;渗透系数相差在100~104数量级以内,随着K1/ K2不断减小,地下水位雍高值均减小,但是其影响长度却增加;上层含水岩层采用结合水动力学法(BDM)计算出的水位雍高值(平均值0.7 m)明显小于卡明斯基法(KM)的计算值(平均值5.5 m),圈划出的浸没面积是卡明斯基法(KM)圈划面积的91%,二元结构阶地浸没评价采用结合水动力学法(BDM)计算的雍高水位值更合理。
工程地质
考虑降雨渗流影响的露天煤矿黄土开挖边坡分析
谭维佳, 王新刚, 刘飞
2015, 34(1).
摘要:
黄土开挖边坡在降雨作用下坡面破坏可分为片蚀破坏、沟状侵蚀、坍塌破坏3个阶段。通过野外现场地质调查,建立调查区域露天煤矿某段运煤大道处黄土开挖边坡三维数值分析模型,采用VG模型设定渗流边界函数,并以此根据室内外实验设定初始负孔隙水压力;在有限差分软件中运用fish语言将野外现场测得的稳定渗透系数与边坡开挖高度关系编入渗流计算命令流中,模拟了不同降雨强度下孔隙水压力、开挖边坡位移、坡面冲刷程度、最大主应力变化情况,提出黄土区开挖边坡在降雨作用下沟状侵蚀在第三级台阶(坡高60 m)左右破坏严重,坡高高于此高度应注意沟状侵蚀的剧烈扩展并加以防治;应在开挖边坡顶部以及台阶坡顶、坡肩处加强监测与防护治理工作。
环境地质
江汉平原地下水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及分布特征
龚香宜, 孙云雷, 何炎志, 祁士华
2015, 34(1).
摘要:
在江汉平原中部潜江市附近,沿径流选取了9个采样点对地下水进行有机氯农药的(OCPs)气相色谱分析,探讨了地下水中OCPs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并对浅层地下水的有机污染及其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被测21种OCP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枯水期和丰水期时,地下水样中HCH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3~153.15,0.16~57.25 ng/L,DDT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5~13.27,0.51~3.18 ng/L。HCHs和DDTs的质量浓度变化基本一致,均为枯水期高于丰水期,质量浓度从靠近汉江和长湖两端向中间递减。对HCHs和DDTs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CHs可能有新的林丹输入,DDTs则主要为历史残留。与国内其他地区对比,本研究区OCPs残留水平较低,各组分未超过饮用水水质标准,对人类的健康风险较小。
双重含水介质水文地质参数的高分辨率识别
何林青, 黄琨, 万军伟, 何怡, 梅伟标, 武鑫
2015, 34(1).
摘要:
某火山岩矿区由于受后期构造影响,含水介质除了发育成岩裂隙-孔洞外,还发育有多组构造裂隙和剪切破碎带。抽水试验显示:抽水早期(≤6 min)各观测孔的降深明显大于泰斯理论降深(单重均质),中后期(>6 min)趋于一致,呈现出双重含水介质的释水特征。本次研究在充分分析双重介质释水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时间步长为20 s的高分辨率降深资料,采用分段泰斯模型进行了水文地质参数的识别。结果表明:剪切破碎带等强导水介质的弹性给水度略小于成岩裂隙-孔洞弱导水介质的弹性给水度;但导水系数相差很大,强导水介质一般为5 590~6 130 m2/d,而弱导水介质仅715~743 m2/d,这必然会导致未来矿山开拓过程中初见涌水量和稳定涌水量的显著差异,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CO2-盐水相对渗透率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刘宁, 成建梅, 罗伟, 李莎
2015, 34(1).
摘要:
将CO2封存于地下深部含水层,是减轻碳排放压力的有效手段之一。CO2-盐水相对渗透率是影响地层中CO2迁移、捕获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在借鉴油气资源领域渗透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影响CO2-盐水相对渗透率的因素,包括流体性质、流体饱和历史和岩石结构,认为流体性质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界面张力、黏度比和毛管数的大小;不同流体饱和历史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存在明显滞后性;岩石结构通过矿物润湿性和孔隙结构差异影响相对渗透率大小;最终得到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是各因素叠加的综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