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8年  第37卷  第6期

基础地质
新疆塔里木南缘铁克里克东段晚奥陶世埃达克质岩的成因及地质意义
郭瑞清, 刘桂萍, 胡雪原, 梁文博, 崔 涛
2018, 37(6): 1-10.
摘要:
为厘定塔里木南缘铁克里克东段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并探讨岩石成因,开展了地球化学、锆石 UGPb年代学及 Hf同位素研究.LAGICPGMS锆石 UGPb年代学的结果显示其形成于晚奥陶世(444Ma).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其具有类似于 C型埃达克岩的高Sr及Sr/Y 和(La/Yb)N,低 Y 和 Yb地球化学特征,176Hf/177Hf和εHf(t)分别介于0.282397~0.282497和-3.7~+0.1之间,富含暗色微粒包体以及高 Mg# ,指示其具有一定的幔源岩浆印记,可能是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过程中加入一定程度幔源物质,在角闪岩-榴辉岩相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具壳-幔混源特征的富钠、钾 C型埃达克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铁克里克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新疆北山地区白山镁铁-超镁铁岩体 LAGICPGMS锆石 UG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谢 燮, 李文明, 孙吉明, 李 军, 黄 敏
2018, 37(6): 11-21.
摘要:
白山镁铁-超镁铁岩体为新疆北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处铜镍矿化镁铁-超镁铁岩体,岩体位于新疆北山裂谷带骆驼峰-矛头山断裂南侧,侵位于敦煌岩群,主要由纯橄岩、辉橄岩、橄长岩、橄榄辉长岩、橄榄苏长岩、苏长岩、辉长岩等组成.全岩成分以低碱、低钛为特征,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橄榄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通过 LAGICPGMS锆石 UGPb测年,首次获得白山岩体中橄榄苏长岩形成年龄为(298.4±3.3)Ma.该岩体地质学、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成岩时代均与区域内及东天山地区含矿岩体有较强的相似性,综合地物化信息显示,岩体具有较好的铜镍成矿潜力,其发现进一步证明新疆北山地区具有较大的铜镍找矿空间.
 
甘孜-理塘结合带南段德工牛场铜多金属矿区斑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马鹏程, 谢云喜, 高贤君, 王富东, 彭 东, 李虎杰, 徐 刚, 邓绍军
2018, 37(6): 22-30.
摘要:
德工牛场铜多金属矿床是位于甘孜-理塘结合带南段的一处斑岩型矿床,矿区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斑岩体为花岗闪长斑岩.该岩体与甘孜-理塘洋演化以及与斑岩型矿床间的关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对矿区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具有高硅(w(SiO2)66.35%~71.86%)、高碱(w(K2O+Na2O)3.63%~7.08%)、高钾(w(K2O)3.11%~4.57%)和过铝质(A/CNK0.96~1.49)等特征,里特曼组合指数σ 为0.56~1.74;稀土元素总量偏少(w(ΣREE)111.56×10-6~121.00×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6.63~9.51);相对富集 Rb、K、L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及高场强元素(HFSE)Th、U,相对亏损 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及部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 Ba、Sr);Fe2O3/FeO 比值平均为1.11.综合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德工牛场花岗闪长斑岩为高钾钙碱性过铝质I型花岗岩,是典型的壳幔混源成因类型,具有岛弧花岗岩的特征;结合地质年龄资料(216Ma)与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判定其为印支末期甘孜-理塘洋向西侧中咱地块俯冲时在强烈的岩浆活动
中形成,矿床的花岗闪长斑岩在成岩构造事件与成矿岩石特征方面与义敦岛弧内典型斑岩型矿床的斑岩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东特提斯的形成演化及其典型蛇绿岩带地质特征
史 毅, 屈红军, 宫臣兴, 张凤廉, 陈 硕
2018, 37(6): 31-36.
摘要:
特提斯是推动地质学领域发展的热门研究课题,它的形成演化对全球板块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东特提斯构造域地质作用复杂、岩浆活动剧烈,发育了一系列由消减洋壳和杂岩所组成的蛇绿混杂岩带.蛇绿岩带是研究特提斯洋的切入点,蛇绿岩带的演化历史可以为东特提斯洋演化史的恢复以及古地理格局的重建等提供重要依据.东特提斯洋从发展到消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全球古板块碰撞拼合事件,可以将东特提斯显生宙的形成演化划分为古特提斯、中特提斯和新特提斯3个阶段.
豫南黄土粒度和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的指示意义
曹宏伟, 郑祥民, 周立旻, 任少芳, 玄晓娜, 吴 超, 刘 力
2018, 37(6): 37-45.
摘要:
选取豫南驻马店地区埋藏黄土样品进行了粒度、常量元素化学测试分析,探讨了其成因与物源.结果表明:驻马店黄土的粒级组分以粉砂为主,分选较差,峰态中等.粒径频率曲线以双峰为主,而且主峰突出;常量元素分析显示,驻马店黄土来源广泛并且经过了充分混合,化学风化作用处于中等风化阶段;沉积环境判别显示,驻马店黄土大部分为典型的风成成因,但部分层位可能受到古洪水带来的河流相物质的影响;结合黄土粒度与豫东地区风场模拟分析发现,驻马店与黄土高原黄土物源有所差异,驻马店黄土中的粗颗粒是近源风尘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黄河下游泛滥造成的风沙带,受控于冬季豫东地区近地面盛行的东北风.豫南黄土是中国黄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了解该套沉积物的成因与物源对于研究该地区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江陵凹陷新沟咀组古红层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
赵 珂, 刘心蕊, 李 宸, 杜学斌, 黄 华, 彭 伟, 张 成, 何云龙, 李赫男, 熊仕鹏
2018, 37(6): 46-53.
摘要:
江陵凹陷新沟咀组层序划分一直以来都存在较大的争议,缺少合理的分层依据.以江陵凹陷新沟咀组发育的古红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识别出了2类红层.依据新采集的单井微量元素,重建了红层古环境,认为红层的发育是区域古气候在湿热与干冷交替变化下的产物,进一步验证了研究区红-黑交互沉积组合与古气候旋回性的响应关系,是研究区层序“二元”结构的有力证据.据此,将新沟咀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包含2个体系域,对应着黑-红色岩性组合的变化.研究成果对于揭示新沟咀组地层划分和沉积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理解中国东部盆地的沉积背景也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满都拉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上段重力流堆积的沉积机制及地质意义
梁 超, 解习农, 史冠中
2018, 37(6): 54-64.
摘要:
内蒙古满都拉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上段的重力流堆积特征对理解该区中二叠世晚期的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研究区哲斯组上段地层野外露头精细的沉积学研究,识别出了4种重力流沉积岩相组合类型:①碎屑流沉积,灰色砾岩,砾石长轴平行层面排列,基质多富含泥质;②混合重力流沉积,下部为灰色砾岩,上部为灰色砂岩或泥质砂岩,砾岩中砾石长轴平行层面排列,基质富含泥质,砂岩和泥质砂岩中见较多细小碎屑;③高密度浊流沉积,灰色块状砂岩或泥质砂岩,内部常见细小泥质碎屑,偶见干净块状砂岩中分布较多泥质粉砂岩、泥岩团块和撕裂屑;④低密度浊流沉积,下部为灰色薄层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向上变
为薄层泥岩.垂向上4种重力流沉积类型相互叠置,发育多个沉积旋回;空间上呈席状展布.剖面对比揭示了重力流沉积由以碎屑流和混合重力流沉积为主-以高密度浊流沉积为主-以低密度浊流沉积为主的相变趋势.该重力流沉积体系中的流体转换需要周围水体的存在,指示其发育于水下环境;而以较薄的席状展布的高密度浊流和低密度浊流沉积为主,不同类型重力流沉积相互叠置,并且缺乏波浪和潮汐改造的沉积构造等现象,则暗示在该重力流沉积体系发育时期,满都拉地区可能处于远端较深水环境.
贵州克脚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菊石生物地层划分及区域对比
蒋 杨, 吴会婷, 肖异凡, 杨廷禄, 何卫红, 王 瀚, 孙 曦, 吴顺宝
2018, 37(6): 65-73.
摘要:
贵州克脚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地层连续,露头良好,长兴期菊石动物群化石丰富.根据该剖面大隆组-大冶组底部菊石化石的分布,自下而上划分出3个菊石带:HuananocerasGTapashanites 带(第22~32层)、PseudotirolitesGPleuronodoGceras 带(第 33~70 层)、HypophicerasGOphiceras 带 (第 72~74 层).对 该 剖 面 菊 石 带 划 分 及 区 域 对 比 表 明,HuananocerasGTapashanites 带的时代为长兴期早期,PseudotirolitesPleuronodoceras 带为长兴期晚期,HypophicerasGOphiceras 带为长兴期末期-印度期早期.另外,对华南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序列的区域对比,以及克脚剖面菊石标准化石的分布表明,克脚剖面第71层的灰白色黏土岩和顶部的黑色泥岩,分别相当于煤山剖面第25层和第26层;第72~74层的泥质灰岩,相当于煤山剖面第27;第75层的灰白色黏土岩,相当于煤山剖面第28层.同时,剖面第73层产菊石Ophicerassp.,是三叠纪的标准化石,因此,本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位于第72层内部(第72层共厚20cm).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2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度演化的影响
杨 康, 李 红, 周 雪, 谢 伟, 董杨坤, 刘永杰
2018, 37(6): 74-81.
摘要:
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 射线衍射分析、核磁共振实验、流体包裹体、真实砂岩微观模型驱替等分析资料,对志丹地区长2储层砂岩成岩作用、成岩演化阶段及孔隙度演化与驱替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果表明,砂岩经历了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的改造,研究区长2油层组现今处于中成岩 A 期;应用 Beard砂岩原始孔隙度恢复公式,计算出长2储层未固结砂岩的原始孔隙度平均39.09%;压实、压溶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最大,可以使原始孔隙度减少15.41%,减孔率为39.42%;胶结作用会进一步减少原始孔隙度,使孔隙度损失12.72%,减孔率为32.46%,而绿泥石薄膜的普遍发育则对于原生孔隙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长石和岩屑的溶蚀作用也对储层物性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且溶蚀作用产生的高岭石充填在孔隙中形成的晶间孔也可以成为储集空间,使孔隙度增加4.2%,增孔率为10.76%;各种成岩作用造成孔隙度变化对于储层的驱替效率影响不同,其中压实作用的增强对降低驱替效率影响最大,而强烈的溶蚀作用会使储层的驱替效率增加,以方解石胶结为主的胶结作用会降低储层驱替效率,而以绿泥石膜胶结为主的胶结作用对储层驱替效率影响相对较小.
矿产地质
混合沉积研究现状及其与油气富集的关系
高 岗, 杨尚儒, 屈 童
2018, 37(6): 82-88.
摘要:
混合沉积广泛发育于海洋与湖泊沉积环境中,通过对混合沉积的成因机理、组合类型、沉积模式与层序地层、控制因素、储集层发育与油气聚集等方面的系统分析,阐述了混合沉积研究的现状及其与油气富集的关系.结合大量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混合沉积的成因机理、形成条件与控制因素、沉积模式及油气富集关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混合沉积受构造背景、沉积环境、物源、海(湖)平面变化、构造升降、水动力与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控制,但碳酸盐是其形成的基本条件.已有的关于混合沉积的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缺乏对各种不同沉积环境的混合沉积的岩性及其组合类型、控制因素的差异性对比分析,以后应加强混合沉积与沉积体系、层序地层之间的关系及其反映的古地理、古沉积环境、古物源条件等信息的研究.混合沉积与油气富集的关系极为密切,由于其不同岩性既不同程度地含原始有机质,又发育多种类型的孔隙,所以,其有机质富集特征与不同孔隙类型发育之间有内在成因关系,是今后进行油气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对非常规油气的富集有重要意义.
基于真实砂岩微观水驱油实验的低渗透储层流体渗流特征及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以姬塬油田王盘山长6储层为例
韩 进, 孙 卫, 白云云, 张 茜, 樊秀江
2018, 37(6): 89-95.
摘要:
对鄂尔多斯盆地王盘山长6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的微观渗流特征及驱油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室内模拟油田储层注水开发过程开展了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渗流实验,结合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扫描电镜、恒速压汞等测试资料研究了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探讨了储层物性、微观孔隙结构、润湿性、驱替压力、注水倍数等参数与水驱油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王盘山区块长6储层微观渗流特征以均匀驱替、网状驱替为主,指状-网状驱替次之,少见指状驱替,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不同驱替类型对应不同的驱油效率,均匀驱替类型驱油效率最高,平均值为63.08%,指状驱替类型驱油效率最低,平均值为27.72%;残余油80%以簇状、膜状形式存在,角隅状、孤立状分布较少;储层物性中渗透率的变化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较大,孔隙度次之;注水倍数增大,驱油效率亦增大,注水倍数增大至3PV 时,驱油效率增大幅度减弱,趋于平缓、稳定;喉道半径<0.49μm 时,驱油效率呈指数倍数趋势增加,喉道半径>0.49μm 时,驱油效率呈线性倍数趋势增大.
古近纪高丰度烃源岩:柴达木盆地西南部富油坳陷成藏之本
马新民, 王建功, 石亚军, 黄成刚, 李 翔, 王 科, 南喜祥
2018, 37(6): 96-104.
摘要:
渐新统下干柴沟组(E3g)是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主力烃源岩.以其为中心,陆续发现了以尕斯、昆北、英东等大型油气田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生新储油气聚集单元.利用最新处理解释的二、三维地震资料,钻、测井数据以及地球化学分析和高温高压生烃模拟实验,对该套烃源岩中高丰度层段在三维间上的分布进行了重新落实,并探索了咸化背景下烃源岩的特点和生烃机制.结果表明该套烃源岩具有高含盐量、高有机质丰度和低成熟度的特点,咸化背景下盐类矿物和放射性矿物的参与,促使烃源岩具有低熟、高效的生烃模式,而这些正是柴西南富油气坳陷油气高丰度富集的主要原因.
孔隙度反演回剥法在储层物性定量预测中的应用:以珠Ⅲ坳陷文昌区为例
陆 江, 赵彦璞, 朱沛苑, 元庆涛, 李胜勇, 邓孝亮
2018, 37(6): 105-114.
摘要:
储层孔隙度演化定量研究可以揭示实际孔隙度演化过程,为油气勘探靶区优选提供指导.利用埋藏演化史、热史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等资料,结合储层成岩特征,建立了文昌凹陷流体-成岩演化序列,包括4个阶段:第一阶段(初始沉积至28Ma),地层流体为中-偏弱酸性,发生压实作用,形成少量黄铁矿;第二阶段(28~21 Ma),地层流体为酸性,发生长石溶解、石英加大及自生高岭石沉淀;第三阶段(21~5.3Ma),地层流体为碱性,发生石英颗粒及其加大边的溶解、碳酸盐胶结,该阶段在18.5~18.3 Ma和15~8.3Ma期间发生了2期油气充注;第四阶段(5.3Ma至现今),地层流体为酸性,发生第二期酸性溶解.以该成岩演化序列为约束,结合面孔率-孔隙度之间的转化关系,确定了各期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度的贡献量,进而恢复了各地质历史时期的真实孔隙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岩性、不同胶结物含量以及现今不同埋深下的孔隙度演化预测图,将控制储层物性演化的微观参数转化为宏观模型,该预测图进一步明确了文昌 A凹陷珠海组低渗“甜点”储层控制因素,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准确率.本次研究证实在成岩演化序列约束下,孔隙度反演回剥法可以实现储层物性的定量预测,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珠江口盆地东部勘探评价井失利原因分析
钟 辉, 张为彪, 贺 勇, 朱定伟, 卫 哲, 易 震, 蔡俊杰, 张 琴
2018, 37(6): 115-121.
摘要:
为了科学认识珠江口盆地东部勘探评价井的风险程度和风险因素,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风险,对勘探评价井的失利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依据评价目的的不同,将勘探评价井分为两大类,即详探落实资料井和探索潜力井;然后,在分析研究区勘探评价井分布特点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详探落实资料井和探索潜力井的失利原因,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详探落实资料井失利率为10.6%,失利最主要的原因是圈闭条件,其次为运聚匹配条件;探索潜力井的失利率为47.3%,存在较大的风险,失利的原因按所占比重从大到小依次是圈闭条件、储层条件、运聚匹配条件、盖层条件和保存条件.圈闭条件、储层条件、运聚匹配条件是研究区下一步勘探评价工作需要研究的重点.
板桥-合水地区长81 储层不同类型成岩相孔隙结构特征及生产动态分析
吴育平, 孙 卫, 欧阳思琪
2018, 37(6): 122-129.
摘要: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 X衍射等方法将板桥-合水地区长81 储层成岩相划分为6类,并应用压汞及油水相渗等实验系统地分析了不同类型成岩相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资料,对各类成岩相的生产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石溶蚀-残余粒间孔相为优势成岩相,其储集空间发育,孔喉比小且连通性好,油水之间流动干扰弱,初期日产油量较高,低含水期稳产周期长,注水开发效果好;而劣势成岩相,如水云母胶结相,尽管孔隙也发育,但孔喉比大且连通性差,导致储层渗流能力差,含水率上升快且稳产期短,注水开发效果差,建议对其采取适当措施降低储层非均质性或者调整开发方案,从而提高最终采收率.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煤系致密砂岩孔喉结构特征及储层评价
孙泽飞, 连碧鹏, 史建儒, 康志帅, 杨 函
2018, 37(6): 130-137.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石炭系-二叠系致密砂岩复杂的孔喉结构特征是制约其今后勘探开发的重要因素.为此,通过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及压汞实验等多种测试手段,系统地分析了煤系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和喉道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砂岩储层以岩屑砂岩为主;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12%之间,平均6.88%;渗透率主要为0.01×10-3~1×10-3μm2,平均0.34×10-3μm2;储层孔隙和喉道类型多样,孔隙类型以溶蚀孔为主,主要组合类型为粒间溶蚀孔+粒内溶蚀孔组合和溶蚀孔+残留粒间组合孔;喉道类型以片状和缩颈型喉道为主,呈单峰和双峰分布;孔喉结构以中孔细喉和中-小孔微细喉为主;微观孔喉结构非均质性强,孔喉结构参数与孔隙度的相关性强于与渗透率的相关性.根据孔喉结构参数与物性的相关性选取最大孔隙半径、歪度和最大进汞饱和度作为储层分类评价指标,结合渗透率和孔隙度,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将研究区储层分为4类,最优储层位于研究区中部、西南部和西北部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薛岔地区长6储层敏感性研究及其主控因素
李冠男, 孙 卫, 刘登科
2018, 37(6): 138-147.
摘要:
:以鄂尔多斯盆地薛岔地区长6储层为例,利用 X衍射、铸体薄片分析鉴定等方法,分别从储层的物性特征、岩石学特征以及孔喉结构特征3方面对储层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水驱实验对研究区低渗透储层的敏感性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储层速敏指数分布范围为11.5%~53.7%,储层具中等速敏;去离子水伤害率为39.12%~69.42%,储层总体属中偏强水敏性;盐度临界值为20000~40000mg/L,储层具有中等偏强盐敏性;岩心酸敏指数介于-25.1%~19.0%之间,储层具有弱酸敏性;最大碱敏指数为8.81%~36.3%,属弱碱敏性.研究区黏土矿物类型和含量以及孔隙结构是储层敏感性最为直接的控制因素;高岭石为速敏性矿物,其相对含量直接影响到储层的速敏性;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盐敏和水敏性矿物,其相对含量直接影响到储层的水敏性和盐敏性,因此要着重对速敏、盐敏、水敏带来的储层伤害进行防护和治理.
新疆乌鲁木齐河东矿区煤系气的地质特征及气测录井评价方法
王 刚, 杨曙光, 舒 坤, 张 娜
2018, 37(6): 148-153.
摘要:
为在煤层气勘查中兼顾致密砂岩气、炭质(泥)页岩气的综合煤系气评价,借助能够快速发现和判别地层含气性的常规气测录井资料进行研究,以期评价煤系气地质特征.基于气测录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影响气测录井精度的限制性因素,将气测资料、钻进参数、煤层含气量等多方面数据进行了综合研究,建立了以“地层含气量”为指标的煤系地层含气性定量评价模型.利用该评价模型,实现了对乌鲁木齐河东矿区侏罗系西山窑组、八道湾组煤系地层含气性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西山窑组的砂泥岩比值明显低于八道湾组,煤系气发育条件好,尤其是41~43号煤层的煤层气及其上下层段的炭质(泥)页岩气、致密砂岩气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在一定埋深条件下,巨厚泥岩、煤层下部的砂岩层有利于致密砂岩气的聚集,是煤系气评价的重点目标层段之一.
碳酸盐岩不同孔隙类型储层特征及孔隙成因:以伊拉克西古尔纳油田中白垩统 Mishrif组为例
刘航宇, 田中元, 郭 睿, 邓 亚, 王 军, 李大伟, 衣丽萍
2018, 37(6): 154-162.
摘要:
伊拉克西古尔纳油田中白垩统 Mishrif组孔隙型生屑灰岩储层岩石类型、孔隙类型复杂多样,非均质性强.利用薄片、物性和压汞测试等技术手段,识别孔隙类型,基于主控孔隙类型划分储层类型,研究不同孔隙类型储层特征和孔隙成因.研究区主要发育粒内孔、铸模孔、残余铸模孔、粒间孔、微孔、晶间孔.在目的层不同孔隙类型易伴生出现的背景下,根据主控孔隙类型,将 Mishrif组划分为6种储层类型:残余铸模孔储层、粒内孔储层、微孔储层、铸模孔储层、混合孔储层和粒间孔储层,其中铸模孔储层和微孔储层最发育,混合孔储层、粒内孔储层和残余铸模孔储层较发育,粒间孔储层发育相对少.每类储层包含多种岩石类型和生屑类型,具有相似的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揭示了孔隙类型的差异是造成储层强非均质性的重要原因.各类孔隙形成演化受控于沉积环境和以溶蚀作用为主的多种成岩作用,不同沉积环境控制着泥质含量、生屑结构、种类和丰度的差异,是控制孔隙类型的因素;溶蚀作用受生屑化学组分影响,是控制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同生期泥晶化作用、埋藏期胶结作用、压实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不同程度地改造了孔隙.
造山型金矿床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模型研究综述
蔡光耀, 安 芳
2018, 37(6): 163-172.
摘要:
造山型金矿床与造山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对造山型金矿床的主要成矿时期、在世界和中国的分布规律、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成矿模型进行了总结.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时间与大陆地壳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热事件对应,主要形成于陆缘增生造山带,少量形成于陆-陆碰撞造山带.造山型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6%~12%)、富 CO2(10%~50%)的特征,可以与其他类型的金矿床进行区分.就地球化学特征而言,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差别较大,如太古宙与元古宙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流体的δ18O 值集中在6‰~11‰、δ13C值变化范围为0~-10‰,而显生宙造山型金矿床δ18O 值为7‰~13‰、δ13C值为0~-10‰;太古宙造山型金矿床中硫化物的δ34S值集中在0~9‰之间,而显生宙造山型金矿床则集中于0~10‰之间;各时代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流体均相对富集 D同位素,δD值集中于-80‰~-20‰之间.Pb和Sr同位素虽然在示踪物质来源方面研究进展较大,但是仍不能很好地指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物质的来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地壳连续模式、变质脱挥发分模式、断层阀模式以及盆地尺度两阶段模式等成因模式先后被提出,用于描述造山型金矿床的形成过程,但关于造山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仍存在较大争议.
滇西南断裂性质及其与成矿带的关系
屈念念, 李家斌, 朱大友
2018, 37(6): 173-180.
摘要:
滇西南地区处于三江构造带,断裂构造发育,构造-岩浆活动强烈,为进一步摸清其断裂构造格局、深部构造特征,利用多年来在研究区及周缘完成的各类勘探资料,以研究区的重力、航磁数据为主,结合相关资料,开展重力、航磁数据处理及反演解释,分析提取反映研究区深大断裂的重磁异常信息,提取反映莫霍面的异常信息并反演其起伏形态.基于以上研究,对主要断裂带深部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区内典型金属成矿与断裂构造格架及剩余异常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成矿规律进而综合讨论了其成矿远景,为研究区典型金属矿产战略调查和进一步勘探选区提供了依据.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侏罗统大煤沟组泥页岩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郭天旭, 任收麦, 包书景, 陈相霖, 原 园, 周 志, 王胜建
2018, 37(6): 181-187.
摘要:
页岩中吸附气含量是页岩总含气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页岩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于预测页岩总含气量及评价页岩气资源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大煤沟组为一套湖相暗色泥页岩,分布广泛,有机碳含量高,已钻探获得页岩气发现.为研究这套泥页岩的吸附特征和影响因素,选取包括柴页1井岩心在内的40件泥页岩样品进行了有机地球化学、储层性能、岩石矿物学和含气量等一系列实验测试,分析了泥页岩有机碳含量等参数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大煤沟组泥页岩最大甲吸附气含量随压力增大而吸附能力逐渐增强,至一定程度达到饱和后不再增加;泥页岩中的有机碳、氯仿沥青“A”和黏土矿物可有效吸附和溶解甲烷,对吸附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在页岩热演化程度总体偏低的情况下,液态烃和可溶有机质大量存在并占据孔隙空间从而降低了泥页岩的比表面积,对其吸附能力产生消极影响.
赣西北武宁地区新开岭组页岩含气潜力新认识
李尚儒, 曾 里, 方 平, 王中鹏, 陈巧丽, 付 蕾
2018, 37(6): 188-194.
摘要:
鉴于赣西北武宁地区新开岭剖面附近一口水井钻遇新开岭组黑色页岩新鲜样品,开展了相关实验分析并对该层位页岩含气潜力进行了评价;通过岩心观察、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矿物组成分析、扫描电镜观察、比表面积分析以及等温吸附等研究方法,对武宁地区新开岭组页岩的生气条件和储集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含气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武宁地区新开岭组黑色页岩样品有机质类型为Ⅰ型和Ⅱ型,w(TOC)介于1.18%~3.11%之间,平均为2.11%,Ro 平均为2.99%,处于过成熟早期-中期阶段,生气条件较好;宏观裂缝上高角度剪切裂缝、层间页理缝以及成岩收缩缝发育,微观孔隙上有机质孔隙、黏土矿物粒间微裂缝、粒间溶蚀孔隙以及矿物间孔隙发育,储集空间类型丰富,储集条件较好,且脆性矿物含量高易于后期压裂改造,储层条件较好;吸附气量介于2.12~3.47m3/t之间,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武宁地区新开岭组与中上扬子地区龙马溪组关键参数的对比分析表明,武宁地区新开岭组具备形成页岩气的有利条件,页岩气资源潜力较大.
技术方法
复杂断块地震资料裂步Fourier真振幅叠前深度偏移
蔡成国, 陈 阳
2018, 37(6): 195-201.
摘要:
为了满足岩性油气藏、复杂断块等隐蔽油气藏勘探的迫切需求,需要获取高保真、高精度地震资料.由于传统的单程波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只能反映波的运动学特征,并不能反映其动力学特征,因此不能保持真振幅特性.为此在裂步 Fourier偏移中分别引入不同的真振幅校正算子,对传统的偏移算子进行补偿校正,并对成像条件进行改进.高保真裂步 Fourier法叠前深度偏移具有较好的保幅特性,使振幅能够准确反映地下介质的反射系数序列,便于后续的更具地质意义的 AVO-AVA 分析、岩性解释等.实际工区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稳定、快速、有效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综合物探在西藏仲巴县帮布勒地区找矿中的应用和意义
王振武, 吴运军, 高顺宝, 郑有业, 姜晓佳, 姜军胜, 张永超
2018, 37(6): 202-210.
摘要:
帮布勒矿床为近年来新发现的矽卡岩型铅锌铜铁矿床,地表圈定铅锌铁矿(化)体76个、铜矿(化)体2个,矿体地表长10~480m,平均厚度0.75~30m,成矿岩体为石英斑岩,矿体主要产于石英斑岩与大理岩、灰岩、砂岩的接触带以及大理岩、灰岩的层间分界面等.在该矿区实施了1∶10000 地面高精度磁测和1∶10000 激电中梯测量、激电测深工作,综合利用磁法和电法,总结了本区主要铅锌铜铁矿(化)体的地球物理找矿标志,控制了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以及大理岩、灰岩层间分界面,通过激电测深二维极化率反演推测了矿(化)体在地下空间的展布形态,结合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成矿预测,有效地指导了帮布勒矿区的深部找矿工作.
基于 LandsatG8OLI和 ASTER数据集成基于 LandsatG8OLI和 ASTER数据集成以包古图斑岩型铜矿为例
唐 超, 周可法, 张楠楠, 王珊珊, 周曙光, 杜茜诗慧, 王兴灵
2018, 37(6): 211-217.
摘要:
围岩蚀变现象是热液矿床成矿作用发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使用遥感数据进行蚀变信息的提取能够降低找矿成本,提高找矿效率.多光谱遥感数据以覆盖范围广、获取容易、价格便宜等优点成为蚀变信息提取的主要数据之一.根据 LandsatG8OLI和 ASTER数据各自的波谱优势,把两者进行集成,得到 AO 数据;然后融合 AO 和 LandsatG8OLI全色波段得到融合后的 AOM数据.基于 AOM 数据,利用波段比值、相对吸收深度、混合调制滤波对研究区的矿化和围岩蚀变进行了提取.为了验证 AOM 数据在矿化蚀变信息提取中的优势,对比了数据集成和融合前后的蚀变信息提取结果.对比结果表明:①AOM 数据能够充分利用LandsatG8OLI和ASTER的波段信息,包含了比任何单个数据都多的蚀变信息;②AOM 数据能够提取出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对一些细节信息提取效果更好,可应用于矿化信息提取研究.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蚀变信息提取对比研究
田青林, 潘 蔚, 李瀚波, 余长发, 陈雪娇
2018, 37(6): 218-225.
摘要:
以 LandsatG8、ASTER和 WorldViewG3(WVG3)影像为数据源,在分析影像波谱特征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3种数据中的蚀变矿物信息,得到研究区蚀变矿物分布图.通过对比发现,不同数据的提取结果在空间位置上基本保持一致,说明3种影像在蚀变信息提取方面均具有一定准确性和可靠性.LandsatG8数据适合提取羟基、铁染等基团信息,而 ASTER 和 WVG3数据能进一步识别不同类型的含羟基蚀变矿物及碳酸盐蚀变矿物,并且由于 WVG3数据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丰富的短波红外波段,蚀变信息提取精度明显优于 LandsatG8和 ASTER数据,在遥感地质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基于分水岭算法的地质塌陷遥感识别方法研究
郑 重, 张敬东, 杜建华
2018, 37(6): 226-231.
摘要:
地质塌陷是指地面上的岩层、地面土质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洞坑的一种地质现象的动力过程.通过采用分水岭算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处理,找出图像上的明显地质特征,判断是否有地质塌陷发生在目标区域,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重建后的开闭操作优化的分水岭算法较传统的分水岭算法能更准确地分割遥感图像,并完整地识别出地质塌陷区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基于Surpac矿山地质数据库创建与应用
王学平, 张晓军, 刘 颖, 彭 振
2018, 37(6): 232-238.
摘要:
基于Surpac矿山管理系统,对某矿山铅锌矿床钻探数据进行了“映射式”Surpac数据库创建及数据库应用.通过分析Surpac数据库特征,在 MicrosoftAccess系统中创建具有Surpac数据库特征的 Access数据库;通过应用Surpac数据库映射功能,建立 Access数据库与Surpac数据库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Surpac地质数据库创建.与“导入式”Surpac数据库创建方式相比,有效提高了创建效率,且做到原始数据管理与软件应用系统分离,便于原始数据维护.应用Surpac功能模块,获得矿区钻孔、铅锌矿体三维可视化分布图,从中可以清楚显示钻孔ZK585~596、ZK601~607为控矿钻孔;获得矿体块体模型、品位模型、吨品位模型;以及矿体储量332类别矿石量和铅锌金属量等.
水文地质
延川南水文地质控气作用研究
原俊红, 付玉通, 蔡 念
2018, 37(6): 239-244.
摘要:
延川南区块是我国目前开发层位最深的煤层气田,为了进一步查明区块水文地质特征对煤层气富集规律的影响,提高煤层气开发的效率,通过对区块水化学类型、水动力强度和水动力分区的综合分析,查明了区块水文地质特征,揭示了水化学、水动力等条件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区块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水化学、水动力系统,东部煤层水以 NaHCO3 型为主,矿化度<10g/L;西部煤层水以 CaCl2 型为主,局部为 NaHCO3 型,矿化度>10g/L.综合煤层水的矿化度、水型、折算水压头对区块进行了水动力分区,分区结果表明滞留区(万宝山构造带)有利于煤层气保存,煤层气含量最高;径流区(万宝山构造带东北部)煤层气大量逸散,含气量最低;弱径流区介于二者之间.该研究对区块煤层气的后续开发有重要意义.
贵阳市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过程分析
刘伟江, 袁祥美, 张 雅, 马燕华, 苏春利
2018, 37(6): 245-251.
摘要:
岩溶地下水是贵阳市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饮用水的重要供水水源.为查明区域岩溶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识别其主要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控制过程,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2次对贵阳市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样品采集,并进行水化学组分和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地下水以 HCO3??SO4GCa型和 HCO3GCa??Mg型为主,大气降水是区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丰水期地下水溶滤作用强烈,而枯水期蒸发作用较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主要受水-岩作用的控制,以方解石、白云石为主的碳酸盐矿物以及浅层第四系硅酸盐和蒸发岩的风化和溶滤是区域地下水化学组分的主要来源.
广泛温度和盐度条件下二氧化碳在盐水中的扩散系数
杨盼瑞, 郭会荣, 周 倩, 王 哲, 李兰兰
2018, 37(6): 252-257.
摘要:
把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咸水含水层封存是减缓当前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定量刻画二氧化碳在地下毛细孔隙介质中的溶解扩散过程,需要广泛温度和盐度下二氧化碳在盐水体系中的扩散系数等参数,然而目前还没有高于333K(60℃)的相关数据.采用激光拉曼原位观测技术,在高压毛细管中观测了20MPa、273.15~433.15K、不同盐度下 CO2 在咸水中的扩散过程,获得了扩散系数.CO2 在盐水中的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建立了适用于广泛温压和盐度条件下的CO2 在盐水中的扩散系数模型,并且通过实验数据拟合了模型参数.
环境地质
攀西钒钛磁铁矿山排土场生态修复调查研究:以四川攀枝花市红格矿山为例
刘云浪, 刘先国
2018, 37(6): 258-265.
摘要:
矿区排土场生态修复是近年来矿山生态修复的难点与重点,为了有效提升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区的排土场生态修复效果,以四川攀枝花市红格钒钛磁铁矿山的四大排土场为例,设置样方对植被和土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各排土场呈现出被子植物恢复较好,略缺少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排土场平台植被盖度和物种丰富度均高于边坡;②当地的先锋植物为木豆CajaGnuscajan、饿蚂蝗Desmodium multiflorum、白背枫Buddlejaasiatica、戟叶酸模Rumexhastatus4种灌木和狗牙根CynodondacGtylon、紫马唐Digitariaviolascens、毛臂形草Brachiariavillosa、羽芒菊 Tridaxprocumbens、荩草 Arthraxonhispidus、白酒草Conyzajaponica、狗尾草Setariaviridis、黄茅 Heteropogoncontortus、鬼针草Bidenspilosa9种草本;③各排土场土壤偏关性分析表明提高土壤pH 值能提高土壤中碱解氮的质量分数;④速效磷、TP、有机质在不同土样之间存在相对较大的离散程度,TN 含量分布较集中,土样的 TN、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碱解氮均处于较低水平或极低水平.基于此,攀西钒钛磁铁矿区排土场应根据上述先锋植物采取相应的配置模式,提升覆土厚度,可以添加碳酸钙、熟石灰等农用石灰性物质来中和土壤的酸性条件,并通过添加化学肥料改良土壤肥力,从而提升修复效果.
工程地质
基于易发性评价的地质灾害利用区域选划研究
杜 浩, 汪 洋, 周 宏, 徐光黎, 张雄华
2018, 37(6): 266-273.
摘要:
在战争中,地质灾害可作为战争武器打击敌军.但目前对于地质灾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如何防灾减灾,关于地质灾害利用的研究还较少.某中低山地貌地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以该地区为研究区,基于利用 ArcGIS对其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结果,以道路为研究对象,结合地形、道路绕行情况、诱发灾害对通行能力影响以及道路等级等因素,制定了地质灾害利用区域选划原则,确定了地质灾害的重点利用区、次重点利用区和一般利用区.最后,以研究区内某一省道为例,将沿线地质灾害利用区域作为战争武器,根据地质灾害不同的诱发时机和次序,提出了3种利用地质灾害的阻击与攻防方案.
赣南花岗岩残积土非饱和特性
樊友庆, 简文星, 卢 游, 谭宏大
2018, 37(6): 274-279.
摘要:
赣南地区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在降雨等作用下易发生失稳破坏,研究其非饱和特性对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 X粉晶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对赣南地区的二长花岗岩残积土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残积土的矿物成分、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残积土的孔隙率较大,矿物成分主要为高岭石、伊利石和石英.采用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和瞬态脱湿与吸湿试验对其力学性质和非饱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类残积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均存在应力-应变转型现象;在脱湿过程和吸湿过程中,残积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渗透系数函数曲线均存在滞后效应,基质吸力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渗透系数随含水率增大而增大,二长花岗岩残积土对水的敏感性相对更高;残积土非饱和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在残余含水率处变化速率较快;二长花岗岩残积土抗剪强度的变化幅度比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残积土更大.
探月工程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火星表面取样钻探近况
赵斌魁, 孙平贺, 张绍和, 曹 函
2018, 37(6): 280-287.
摘要:
通过对火星进行探测,可获取大量对研究地球乃至太阳系的起源及演化、生命起源及演化等关键科学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及意义的科学数据.为获取这些科学数据,世界各国先后制定了各自的火星探测计划,其中,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的探索成果最为丰硕.自着陆以来,“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利用自身携带的科学设备在火星表面实施了定点钻探采样,并对样品进行了简要分 析.根 据 美 国 宇 航 局 (NASA)的 公 开 资 料,结 合 “好 奇”号 火 星 探 测 器 自 身 搭 载 的 火 星 手 持 透 镜 成 像 仪(MAHLI)的应用,介绍了“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取样钻探的近况,并且针对火星取样钻探存在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深了人类对火星的认识,同时也为我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地质工程
支撑剂对单裂隙花岗岩的渗流特性与热交换影响试验研究
赵 强, 骆 进, 谭 龙, 朱永强, 张 琦
2018, 37(6): 288-297.
摘要:
裂隙岩体地热资源的开发过程主要涉及裂隙渗流与热量交换两方面的问题.针对这2个问题,从室内试验出发,以平直裂隙、粗糙单裂隙花岗岩岩样为研究对象,分析支撑剂在不同渗压、围压与温度条件下对单裂隙花岗岩的导水特性和能量交换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平直裂隙与粗糙裂隙的等效水力开度和水力传导系数均随渗压的增加而不断增大,随围压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同一条件下,平直裂隙的等效水力开度和水力传导系均略低于粗糙裂隙.支撑剂对粗糙裂隙的导流能力有着显著的提升,当增大渗压时,4组粗糙裂隙水力传导系数为1.25~2.45mm/s,而添加支撑剂后,其水力传导系数为15.30~28.64mm/s,经计算可知,含支撑剂裂隙水力传导系数是粗糙裂隙岩样的9~16倍;当增大围压和温度时,虽然粗糙以及含支撑剂裂隙水力传导系数均不断减小.但含支撑剂裂隙的水力传导系数仍比未添加支撑剂的粗糙裂隙大一个数量级以上.最后,对3种裂隙岩样
的热交换效率进行分析,得出支撑剂裂隙岩样的能量交换率是平直裂隙、粗糙裂隙的9~33倍.
电脉冲破岩钻进技术研究进展
李昌平, 契霍特金 VFc, 段隆臣
2018, 37(6): 298-304.
摘要:
随着石油、天然气、地热井等勘探开发钻井深度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机械钻井方法表现出效率低、能耗高等缺点,因此有必要研发新型高效的破岩钻进技术.电脉冲钻进具有破岩效率高、能耗低、井壁质量好等优点,是目前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新型高效破岩方式.介绍了高压电脉冲放电破岩分类、电脉冲钻进技术应用前景、电脉冲钻进原理及电脉冲破岩钻进研究现状,并对电脉冲破岩钻进装置、电脉冲破岩过程及电脉冲钻进基础理论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在总结电脉冲钻进岩石破碎研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探讨了电脉冲钻进技术可能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